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
8月3日,防城港市人民政府官网发布情况通报,7月31日以来,网传“农村公路惊现证件侠”“会车遇奔驰女司机亮证逼迫让道”等多条视频,引发网民广泛关注。防城港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视,迅速成立调查组开展调查核实工作,并详细通报相关情况。(据8月3日新华社报道)

视频截图
官方通报,回答了很多公众关心的疑问。奔驰车是二手的,亮证件的女司机侯某某是民营企业员工,证件是其老公遗留在车上的。李某某的个人信息是侯某某的父亲侯某海因为认识而提供的。侯某某带警察上门要求删帖不违规,李某某去派出所报警,民警说属于一般纠纷不管没问题。公安局工作人员挂媒体电话是因为业务不熟。原来,整件事情就是“虚惊一场”。
不过,回到网上,种种“巧合”和“不违规”,引发舆论热议。侯某海认识李某某,两家相距不远,按常理,这该谁让车的问题不就容易解决了吗?为什么要使用亮证这样的高压手段呢?
李某某到派出所报警,提供了行车记录视频。民警看到后,是不是应该联系亮证的侯某某了解详情。如果是侯某某该让车不让车,是不是应该批评教育?同时,应该询问她的证件问题,如果有违规行为,是不是要向相关部门报告?哪怕就是联系对方调解一下,李某某也不至于心生对侯某某有后台的联想吧。
与此相反的是,在侯某某报警后,派出所民警晚上10点上门帮忙解决纠纷,还亲自打电话为侯某某维权。怎么又不让侯某某自己去和当事人协商解决呢?再加上公安局挂记者电话,就给人感觉侯某某有通天的本事。所以网友就质疑,难道,其中真没有其他因素在干扰,造成这种奇怪的局面?
当地的详细通报,相信是做了详实调查,从理论上说能逻辑自洽,但却无法令舆论完全信服。个中原因,在解释之余,令公众对此事有开脱责任之感,从网络舆论反馈来看,这个通报结果,显然并不算是成功的。
开展群众工作,化解基层矛盾,作为一线的派出所,接警后应该高度重视。在对干部作风高度重视的今天,民警看到其中有“亮证”情节,就应该提高警惕,了解详情。一步处理不到位,就可能导致后面每一步都给人误解。
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的一篇评论称,要提高基层党组织负责人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和水平,公平公正解决问题、化解纠纷,让群众认可、服气。
从“亮证姐”的事件来看,当地各级部门预防、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显然有待提升。一桩本普通的民事纠纷,舆论热度不断膨胀,以至全网讨论的境地,个中原因值得深思。
(来源:极目新闻)